首页 >>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 >>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八零年代掌中娇 上门女婿 相见欢 诛仙 BE狂魔求生系统[快穿] 小学生之破案之王 蛊真人 雪遇 凡人修仙传 唐砖 
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 张伟 - 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全文阅读 - 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txt下载 - 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最新章节

第二节 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组织及规模的变迁(1/4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在汽车产业国际化的新形势下,与国际上汽车产业强国相比,由于缺乏规模经济和长期受到政府的保护,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,实际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。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的重重围困,寻找冲出重围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。为此,本书从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组织及规模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,结合我国汽车业发展具有世界上最大潜在汽车市场的比较优势,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深入剖析。

7.2.1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简要回顾

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。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,1952—1978年。1953年,我国从苏联成套引进技术和装备,3年建成了3万辆卡车规模的第一汽车制造厂,并实现了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国产化。1958年以后,又陆续在南京、北京和上海等地建成了一批汽车厂,初步奠定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基础。第二阶段,1978—1993年。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,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载重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,初步建成了上海、一汽、二汽等八个轿车生产点。第三阶段,1994年以来。1994年《汽车产业政策》的颁布,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。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开始得到调整,对零部件工业的投入有所加强,产品开发得到了重视,对外合资、合作项目开始得到改善,个人购车市场开始启动。

中国汽车产业在“八五”计划之前发展速度一直很缓慢,1990年总产量仅为51万辆。“八五”初期,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,交通运输业日益发达,当时的汽车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。在这种情况下,国家重点加大了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力度,“八五”时期累计投资约588亿元,是“七五”时期总投资167亿元的3.5倍。到“八五”时期末,全行业共有整车厂125家,改装厂600余家,零部件厂2000多家,职工180万人,形成200万辆各类汽车和400亿元零部件产值的综合生产能力,全行业能生产载货汽车、轿车、客车、越野车、自卸车、牵引车6大类120多个品种以及专用汽车750多个品种。1995年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以不变价计为2044亿元,比“七五”末的468亿元增长4.4倍;销售收入以现价计2111亿元,比“七五”末的441.9亿元增长4.8倍;汽车年产量达到145.7万辆,比“七五”末的50.9万辆增长2.9倍;“八五”期间汽车产量年增长23.3%,其中轿车年产量达到32万辆,年增长42%;实现利税总额207.7亿元,比“七五”末的42.8亿元增长4.9倍;出口创汇从1984年的2952万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7.2亿美元,增长24倍。

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,产业结构得到不断的调整,逐步由“诸侯割据”向“三国鼎立”之势转移。在三强之中,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(简称上汽)雄踞华东,大有超越第一汽车集团公司(简称一汽)和东风汽车公司这样老牌企业的气势。上汽之所以成功,分析起来既有主观因素,也有客观因素。客观因素是指上海本地和周围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、悠久的市场经济历史、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、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和环境优势等。这些因素是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两家大企业望尘莫及的,并且对今后的发展仍将起到重要作用。主观因素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,包括政府的支持和有效的组织、企业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全体成员的努力。但最重要的还是上汽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决策,并不失时机地予以实施。上汽没有走中国汽车产业传统的老路,而是采取中外合资,合理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,高起点上马,高速度发展,以最短的时间达到一定规模,先于其他企业抢占了轿车市场。同时,及时组织国产化以降低成本,确立市场优势。上汽的做法开创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途径,为汽车业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上汽在发展势头上虽然处于领先地位,但并非说它在今后的发展中就一定能永操胜券。上汽有它自己的弱点,比起一汽集团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,其科技力量还很薄弱,产品结构偏重于轿车,其他车型特别是货车方面在国内没有什么地位。从企业结构上看,上汽作为一个工业企业本身没有整车生产能力,轿车的整车车型从属于两家合资企业,而且合资方不是一家。这样的格局不利于形成自己的科技开发能力,即使可能和某一家外资企业共同建立开发机构,但也会因合资企业规模不大,能投入的资金不多,使开发能力受到很大限制。

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建厂以来,为中国汽车产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一汽的历史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史,一汽的成败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改革开放以来,一汽成功地实现了产品和制造的技术改造,建立了比较合理、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结构体系,改革了经营管理机制,使老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。一汽既重视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,也重视自身发展。目前从企业整体实力上看,一汽在国内仍处于领先地位。尽管在轿车生产方面并不领先,但依靠自己的综合实力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。一汽也存在着很多问题。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“大而全”结构并没有彻底改变,企业背着一些沉重的包袱。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有利,发展的客观条件远不如上汽集团那么好,在生产规模并不很大时这缺陷似乎并不明显,但当规模扩大后这一问题将越来越突出。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不利必然造成包括产品运输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,从而降低竞争力。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,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不占优势,必须依靠较低的成本。中国汽车企业只有在最有利的客观条件下,实现最低的包括产品运输费用在内的生产成本,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 大奉打更人 黎明之剑 校花的贴身高手 沧元图 率土之滨 诸界末日在线 轮回乐园 傲娇校花爱上我 这游戏也太真实了 蛊真人 万族之劫 夜的命名术 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 庶女攻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