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 >> 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诛仙 凡人修仙传 完美世界 雪遇 凡人修仙传 上门女婿 蛊真人 武炼巅峰 黎明之剑 老衲要还俗 
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 肖峰 -  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全文阅读 -  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txt下载 -  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最新章节

第四节 一种新的技术哲学范式(2/4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在人的积极的社会性进化或发展中,信息技术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从人类的发展来看,不断创造出新的信息手段来实现交流的目的,包括人们赋予一定意义的手势、声音、文字、符号,便成为意义的载体。载体的特点是能引起感觉器官的感知,不能引起感觉器官感知的载体,须转换为感知,否则,人们是不会选为载体的。载体与意义的根本区别在于,载体具有物质性,意义具有精神性。迄今为止,人类尚未发展到用大脑来交流意义,实行大脑对话,而只能借助感觉器官、肢体来交流大脑劳动的结果。于是,人脑的内部信息必须有外部表达才能被感知,因此作为信息性存在的人也就离不开信息技术。而在今天,“人类创造了电脑,接着电脑又创造新类型的人,这也许正在悄然发生。”

信息技术对于其他技术的始源性,也是一种主导性,它展示了技术内部的一种新的本体性关系。

“信息技术”是相对于“质能技术”而言的,后者是处理物质的技术和转化能量的技术,而前者是加工、传输和显示信息的技术,在早期,两者是分离存在和发展的,而在它们的协同演变中,可以说是信息技术起着主导和牵引的作用。

如果从工具技术的演进来看,技术史的宏观分期可以有手工工具时代、机器时代与自动化时代,这和广义的信息技术(媒介技术)的历史演变形成对照。在麦克卢汉、波斯特等媒介哲学家看来,广义的信息技术经历了口传媒介、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三大历史阶段,这与生产工具(变换物质和能量的技术)的三大历史分期无疑有着内在的关联,甚至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演变决定了生产工具技术的演变,不同的媒介技术的特征建构了生产技术的特征,从而信息革命造就了物质和能量技术的革命,即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牵引着整个技术系统的历史发展。

在技术发展的历史中,如果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,就有一个不同部类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。如果按照“物质、能量、信息”的分类,技术就可分为三大部类:物质和能量技术通常也被视为生产技术。于是,在技术中实际上就存在着非生产技术引领生产技术的关系。

那么信息技术为什么能起牵引的作用?通常来说,是因为处理信息的技术比处理物质和能量的技术更为复杂;而且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相比,是一种更高端的现象,具有信息主导物质和能量的关系,故在技术形态上,信息技术主导物质和能量技术;在动态变化上,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主导物质和能量技术的发展,信息技术史主导物质和能量技术史。这也是因为造信息本来就是造物的先导,造信息的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,所造信息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,由此所主导的造物才发展到什么程度。从身体技术上看也是如此:大脑和神经比肢体更复杂,故延伸大脑和神经的技术比延伸肢体的技术更复杂,并且肢体本身就是受大脑和神经系统指挥的,由此形成了前者主导后者的关系。可见,信息技术主导生产技术,某种意义上就是大脑主导身体的一种的隐喻。

或许还可以进行这样的对比:能想到的永远比能做到的复杂,故将“想”的信息加以技术性地解读、处理、传输,就比其他技术更复杂和高级。这样来认识技术的“瓶颈”问题,就可以看到,比如在机器技术中,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机器技术发展的瓶颈如果不取得突破,机器技术就无法再发展;甚至在加工精度上,也要更有先进的观察仪器,才能有更精细的加工技术;于是无论是速度、精度甚至力度上,机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都要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,在这个意义上后者也对前者形成为一种“主导”作用。

到了当代,信息技术更是成为本来意义上的“主导技术”。人类经过几次“信息革命”以后,终于在当代发展出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,其强大的信息摄取、处理和传播功能,使得人类一方面可以十分便捷地获取、交流和建构出信息,另一方面信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则越来越大,成为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,所以说它使人类进入了一种“信息时代”。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强大功能,即使那些传统领域中用于处理物质对象的非信息技术,如生产技术,也被纳入了“信息化”的“技术提升”过程,这就是在生产性的机器技术系统再加上了信息控制的部分,使物质生产技术得到了信息化改造,成为一种信息化的生产技术,于是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为一体。这时,即使是使用生产技术,人也是在进行一种信息活动——控制机旁的信息控制活动。

更一般地说,每一时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他技术的特点,不仅当代信息技术起到了“主导技术”的作用,而且历史上的信息媒介技术也起到了“主导技术”的作用。例如,如果将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性看做是一个由“气态信息”到固态(印刷)信息再到电态信息的过程,那么气态信息的口传性,即涉身性,使得生产技术也是涉身的,所谓“手工”技术,与信息技术的“口工”性是分不开的;印刷技术的千篇一律性,决定了机器的生产时代的齐一性和高效性,因此蒸汽机某种意义上无非是印刷机的产物或逻辑延伸;而电子信息技术则直接引入生产系统,导致生产的自动化、智能化、柔性化等,当代信息技术的特征直接注入到生产系统之中。并且,在交流的及时性、广泛性、持久性上,前两者各有优劣,而第三者合取了前两者的优点,但增加了对能量(能源)和物质(设备)的依赖。于是呈现出技术的依赖性增强的趋势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 大奉打更人 黎明之剑 校花的贴身高手 沧元图 率土之滨 诸界末日在线 轮回乐园 傲娇校花爱上我 这游戏也太真实了 蛊真人 万族之劫 夜的命名术 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 庶女攻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