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成渝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 >> 成渝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诛仙 凡人修仙传 完美世界 雪遇 凡人修仙传 唐砖 上门女婿 蛊真人 武炼巅峰 老衲要还俗 
成渝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 杨勇 -  成渝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全文阅读 -  成渝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txt下载 -  成渝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最新章节

6.3 成渝都市圈空间布局的优化路径(2/4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2.优化中心城市产业结构

根据成渝两大中心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、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,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,优化产业结构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进而提升产业辐射能力。具体来说,一是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淘汰落后产能,壮大先进制造业,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;二是要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、市场化、社会化发展,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、制造业密集区域集聚;三是要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,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,扩大服务供给,提高服务质量,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;四是要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,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,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、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。

3.增强中心城市创新能力

顺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新趋势,发挥两大中心城市创新载体作用,依托科技、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,推动城市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。营造创新的制度环境、政策环境、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,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,推动技术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。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,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,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,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。建设创新基地,集聚创新人才,培育创新集群,完善创新服务体系,发展创新公共平台和风险投资机构,推进创新成果资本化、产业化。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,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。推动高等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,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,系统构建从中职、高职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,推进中高职衔接和职普沟通。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。试行普通高校、高职院校、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,为学生多样化成才提供选择。

6.3.3 打造特大城市

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(2014—2020年)》提出,要努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。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,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沿海中心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提高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层次,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,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。内陆中心城市要加大开发开放力度,健全以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,提升要素集聚、科技创新、高端服务能力,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。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要完善城市功能,壮大经济实力,加强协作对接,实现集约发展、联动发展、互补发展。特大城市要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,推进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外转移,加强与周边城镇基础设施连接和公共服务共享,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,培育形成通勤高效、一体发展的都市圈。

培育特大城市,促进大城市发展,完善城市群的城市体系。成渝城市群内没有特大城市,使得城市等级体系出现断层,导致要素过度集中于两个核心城市,缩小了其他城市的发展空间,同时也弱化了两大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。首先,应将生产要素等从两大核心城市转移到周边城市,川渝两政府的规划应落脚于整个城市群的发展,而非争做西部地区的领头羊。其次,系统论认为系统的各要素间有着高低、上下、内外和里表等不同层次之分。而成渝都市圈内没有特大城市,使得城市等级体系出现断层,所以要完善城市群的城市等级体系,将宜宾、绵阳、泸州、南充、自贡、万州等六个大城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。都市圈作为一个系统,其发展的实质是空间结构不断演化的过程,在这一过程中,层次不同的城市都向更高一级的层次发展,由此促进城市群形成、发展和成熟。所以,把成渝城镇化群内大城市发展成特大城市的同时,还应把具有潜力的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。总体而言,应该做到以下几点:(1)强化产业基础;(2)科学规划城市发展;(3)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,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;(4)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;(5)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使之逐步上升为大城市。

6.3.4 培育中小城市

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(2014—2020年)》提出,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,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,提升质量,增加数量。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、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,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,夯实产业基础。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要向中小城市和县城倾斜,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,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,增强集聚要素的吸引力。完善设市标准,严格审批程序,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,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。培育壮大陆路边境口岸城镇,完善边境贸易、金融服务、交通枢纽等功能,建设国际贸易物流节点和加工基地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 大奉打更人 黎明之剑 校花的贴身高手 沧元图 率土之滨 诸界末日在线 轮回乐园 傲娇校花爱上我 这游戏也太真实了 蛊真人 万族之劫 夜的命名术 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 庶女攻略